糖尿病人群:说说关于“吃”的误区

本文转自:北青网
许多刚刚查出糖尿病的患者或是节食、或是只吃粗粮……存在着很多饮食误区,今天听听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怎么说?
糖尿病人群:说说关于“吃”的误区
1. 饥饿疗法降糖要不得
很多人认为,糖尿病是吃出来的,血糖高就是因为吃得多,吃得少血糖就不会升高,不吃东西血糖就降了,故而采取了饥饿疗法来降糖 。
但是啊,糖尿病虽说可以吃出来,但不能饿回去 。 科学的饮食原则,是建立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,因人而异,适当地限制饮食的总热量 。 即根据年龄、胖瘦、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,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工作的前提下,适当控制进食量,并注意食物多样化,而不是一味忍饥挨饿 。
饥饿方法容易导致低血糖和饥饿性酮症,还会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,使血糖出现大幅波动,反而不利于控制血糖 。
糖尿病人群:说说关于“吃”的误区
饥饿疗法降糖要不得
不仅如此,由于热量摄入不足,盲目节食还会造成体内脂肪和蛋白质过度分解,导致身体消瘦、营养不良、免疫力下降等 。
另外,饥饿的时候,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大量废物,还要通过肝脏分解和肾脏排泄,久而久之,还会引起肝肾功能的损害 。
2.粗细粮一定要搭配
粗粮确实好,因为里面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降糖、降脂、通大便 。 但这不是代表要天天吃粗粮啊!粗粮里的膳食纤维同样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,还会影响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吸收,长此以往,可能会营养不良 。
建议粗粮在主食里的量应不超过三分之一,比如说蒸大米饭,上面可以放适量的燕麦或荞麦 。 全部以粗粮为主食,并不可取 。
3. 不要用上降糖药就放开了嘴
糖尿病的治疗有五驾马车,饮食则是马车的头马,换句话说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,而饮食控制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。
简单点儿说,大多数糖尿病都是“吃出来的”,而饮食治疗应当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,而且饮食治疗是药物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。
糖尿病人群:说说关于“吃”的误区
饮食治疗是药物治疗的前提和基础
那患者用了胰岛素,全放开嘴也不行吗?
当然不行,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必须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。 饮食不控制,一是会造成血糖波动,很难确定胰岛素治疗的最佳剂量 。 二是胰岛素用量增加之后,病人的体重也会逐渐增加,肥胖则又让人对胰岛素抵抗,于是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。
糖尿病人群:说说关于“吃”的误区
【糖尿病人群:说说关于“吃”的误区】对抗糖尿病的王牌军,就是科学饮食基础上的综合治疗,纯靠药物控制血糖,是不对的!
4. 降糖食物未必降糖
实际上,降糖食物不过就是含有较多植物纤维和果胶的食品,这些食物顶多是延缓血糖升高速度,但并不会减少血糖摄入总值 。
如果吃得过多,血糖同样会升高 。 那有人说,苦瓜、洋葱等食物能降血糖,这是对的吗?这个不能肯定,但是,你想靠只吃这些蔬菜就把血糖降下来,肯定不行 。
5. 要吃点水果
很多人怕水果含糖高,就放弃了这种食物 。 这种做法太极端了,因为水果里还有膳食纤维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,这些营养素都对人体有很好的作用 。
所以对于水果,我们要少吃,而不是不吃 。 就算血糖控制不理想,也可以把黄瓜、西红柿等蔬菜当水果吃,血糖平稳后再做其他选择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