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知识|圆舞曲之父是谁啊


交响乐之父,圆舞曲之父,火车之父分别是谁 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·施特劳斯

圆舞曲之王 小约翰·施特劳斯

奥地利作曲家“圆舞曲之父”老约翰·施特劳斯

施特劳斯家族是十九世纪奥地利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 。 但我们现在一般提到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,是指老约翰·施特劳斯(1804-1849)和他的三个儿子――小约翰·施特劳斯(1825-1899),约瑟夫·施特劳斯(1827-1870)和爱得华·施特劳斯(1835-1916) 。 这里的“老”字和“小”字是后人加的 。 因为父子俩人都叫约翰 。 为了区别他们,只好在名字前面加入了“老”,“小”这么两个字 。
老约翰·施特劳斯1804年3月14日出生在维也纳 。 他的祖父叫沃尔夫,是匈牙利人,原来住在利俄波耳德斯塔德,也在多瑙河沿岸,离维也纳不算太远 。 他的父亲叫弗郎茨,会拉小提琴,后来他们全家迁居到维也纳,老约翰·施特劳斯受父亲的影响,从小学小提琴,后来从师维也纳歌剧院提琴手伊格拉茨·冯·惠利 。 1817年以后,他在米夏爱尔·潘配领导的流行舞蹈乐队里拉中提琴 。 1819年,他又到约瑟夫·兰纳的维也纳圆舞曲乐队里拉琴,有时担任指挥 。 1825年,他和玛丽亚·安娜·施特赖姆结了婚,生了三个儿子,这时,他离开乐兰纳,自己组了一个乐队, 并为这些乐队写了不少乐曲 。 1849年 9月25日,老约翰·施特劳斯在维也纳逝世,享年四十五岁 。

老约翰·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,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 。 但他的最大功绩,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·兰纳一起,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 。 在他们之前,圆舞曲比较慢,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;而维也纳圆舞曲,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,速度一般用的是小快板 。 从结构上讲,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,它由序奏、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,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,它们还带反复,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 。 乐曲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,因此,老约翰·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“圆舞曲之父” 。

老约翰·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,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,但是在他的作品里,影响最大、流行最广莫过于《拉德茨基进行曲》了 。 这支曲子是老约翰·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,编为作品228号 。

圆舞曲之王——小约翰·施特劳斯

约翰·施特劳斯(1825-1899)是奥地利作曲家、指挥家和小提琴家 。 他从小爱好音乐,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 。 19岁在维也纳组织了一个管弦乐团,赴波兰、德国各大城市举行圆舞曲演奏会,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整个欧洲 。

1872年,约翰·施特劳斯应邀去美国波士顿、纽约等地演出,盛况空前 。 他还亲自指挥由两千人组成的管弦乐团、两万人组成的合唱团,联合演出自己的代表作《蓝色多瑙河 》圆舞曲,创音乐史上的新纪录 。 1899年,约翰·施特劳斯逝世时,维也纳人民举行了十万人的盛大葬礼 。

约翰·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168首圆舞曲,117首波尔卡,43首进行曲,16部轻歌剧 。 作品大都热情欢快,旋律性很强,散发出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,并常带有幽默感 。 人们所熟悉的《蓝色多瑙河》、《维也纳森林的故事》、《艺术家的生涯》、《春之声》等圆舞曲,都出自他的笔下 。

他与他父亲同名,两人都是著名的作曲家,又都以写圆舞曲闻名于世 。 为了区别起见,在他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“老”、“小” 。 老约翰·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“圆舞曲之父”;小约翰·施特劳斯被称为“圆舞曲之王”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