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子晶体有哪些,原子晶体举例


什么是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:酸碱全是还有氯化钠等盐
分子晶体:干冰 , 碘单质
原子晶体:碳 , 硅
金属晶体:铁 , 铜
什么是分子晶体? 分子晶体
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相互结合形成的晶体 。 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及其形成的化合物如干冰(co2)、i2、大多数有机物 , 其固态均为分子晶体 。 分子晶体是由分子组成 , 可以是极性分子 , 也可以是非极性分子 。 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 , 分子晶体具有较低的熔、沸点 , 硬度小、易挥发 , 许多物质在常温下呈气态或液态 , 例如o2、co2是气体 , 乙醇、冰醋酸是液体 。 同类型分子的晶体 , 其熔、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, 例如卤素单质的熔、沸点按f2、cl2、br2、i2顺序递增;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 , 按周期系同主族由上而下熔沸点升高;有机物的同系物随碳原子数的增加 , 熔沸点升高 。 但hf、h2o、nh3、ch3ch2oh等分子间 , 除存在范德华力外 , 还有氢键的作用力 , 它们的熔沸点较高 。
分子组成的物质 , 其溶解性遵守“相似相溶”原理 , 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 , 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 , 例如nh3、hcl极易溶于水 , 难溶于ccl4和苯;而br2、i2难溶于水 , 易溶于ccl4、苯等有机溶剂 。 根据此性质 , 可用ccl4、苯等溶剂将br2和i2从它们的水溶液中萃取、分离出来 。
离子晶体
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晶体 。 在离子晶体中 , 阴、阳离子按照一定的格式交替排列 , 具有一定的几何外形 , 例如nacl是正立方体晶体 , na+离子与cl-离子相间排列 , 每个na+离子同时吸引6个cl离子 , 每个cl-离子同时吸引6个na+ 。 不同的离子晶体 , 离子的排列方式可能不同 , 形成的晶体类型也不一定相同 。 离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 , 通常根据阴、阳离子的数目比 , 用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组成 , 如nacl表示氯化钠晶体中na+离子与cl-离子个数比为1∶1 ,
cacl2表示氯化钙晶体中ca2+离子与cl-离子个数比为1∶
2 。
离子晶体是由阴、阳离子组成的 ,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是较强烈的离子键 。 离子晶体具有较高的熔、沸点 , 常温呈固态;硬度较大 , 比较脆 , 延展性差;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易导电;大多数离子晶体易溶于水 , 并形成水合离子 。 离子晶体中 , 若离子半径越小 , 离子带电荷越多 , 离子键越强 , 该物质的熔、沸点一般就越高 , 例如下列三种物质 , 其熔沸点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为 , kcl<nacl<mgo 。
原子晶体
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。 例如金刚石晶体 , 是以一个碳原子为中心 , 通过共价键连接4个碳原子 , 形成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 , 每个碳环有6个碳原子组成 , 所有的c-c键键长为1.55×10-10米 , 键角为109°28′ , 键能也都相等 , 金刚石是典型的原子晶体 , 熔点高达3550℃ , 是硬度最大的单质 。 原子晶体中 , 组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 ,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 , 共价键结合牢固 , 原子晶体的熔、沸点高 , 硬度大 , 不溶于一般的溶剂 , 多数原子晶体为绝缘体 , 有些如硅、锗等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。 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分子 ,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, 单质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, 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原子晶体 , 按各原子数目的最简比写化学式 。 常见的原子晶体是周期系第ⅳa族元素的一些单质和某些化合物 , 例如金刚石、硅晶体、sio2、sic等 。 对不同的原子晶体 , 组成晶体的原子半径越小 , 共价键的键长越短 , 即共价键越牢固 , 晶体的熔 , 沸点越高 , 例如金刚石、碳化硅、硅晶体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