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寒节气的历史渊源及传统习俗

小寒,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, 冬季的第5个节气, 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 。 斗指癸;太阳黄经为285°;于每年公历1月5-7日交节 。 冷气积久而寒, 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, 它与大寒、小暑、大暑及处暑一样, 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。 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, 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。
 
对小寒节气名字的由来,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解释:“十二月节, 月初寒尚小, 故云, 月半则大矣 。 ”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, 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, 它与大寒、小暑、大暑及处暑一样, 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。 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, 但是还没有冷到极致 。 冬至之后, 冷空气频繁南下, 气温持续降低, 温度在一年的小寒、大寒之际降到最低 。
 
· 传统习俗
1.吃糯米饭
在广州, 小寒这一天的早上要吃糯米饭 。 糯米饭并不只是把糯米煮熟那么简单, 里面会配上炒香的“腊味”(广东人俗称腊肠和腊肉为“腊味”)、香菜、葱花等材料, 吃起来特别香 。 “腊味”是煮糯米饭必备的, 一方面是脂肪含量高, 耐寒;另一方面是糯米本身黏性大, 饭气味重, 需要一些油脂类掺和吃起来才香 。
 
2.数着九九过寒冬
数九, 又称冬九九, 是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 。 数九计算寒天这一方法在中国民间口口相传, 有历史, 乏记载, 至于起源何时, 没有确切的资料 。 数九歌:”一九二九不出手, 三九四九冰上走,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, 七九河开, 八九燕来, 九九加一九, 犁牛遍地走 。 ”
【小寒节气的历史渊源及传统习俗】

    推荐阅读